星期四, 6月 16, 2011

香港地理學界為何被人瞧不起

就是太多這類無視學術倫理的在位教授,藉學者名義盲目支持政權所思所想,誰捐獻金錢誰就是主人的心理,沒有堅持知識分子的風骨,才有今日的惡果。

有關以下此人,多年惡行已經在學校範圍廣泛通傳,實不必在這裡清理門戶。亦藉此奉告一些現職國民教育委員會的、遊走中聯辦網絡的、環諮會的、當人大的、委任於官方珠三角區域融合組織的,請捍衛香港地理學界的獨立性及專業性。

--

 搵食! 犯法呀?金錢世界裏的採訪現場明報 |  P02  |   星期日現場  |   By 林茵

 


Facebook 被踢爆利誘知名博客唱衰Google,香港亦原來隱藏大批「不分皂白每帖10 元」的有組織網絡打手,一時間令熱烈擁抱web 2.0的我們步步為營起來。能靠常識或邏輯判斷的事情固然不成問題,被打手騙去光顧一間不好吃的餐廳、買了無用的護膚品亦無傷大雅;但作為記者,擔當解構知識與傳播真相的責任,不時得請教專家學者分析專業難題,誰的說法可信、誰是別有用心?實在不得不加倍謹慎處理。文林茵

舉一個例,導致東電總裁清水正孝辭職、公司要變賣資產賠償災民、全球史上最大的日本福島核災難,令核能專家胡仲豪教授突然走紅,在非常時刻,他擔起公共知識分子角色,向公眾解說外表全面走樣的第一二三四機組的核原理並意外狀,又詳細觸及核電經營者危急應變的倫理問題,他甚至親自到傳媒機構向前線記者解說核能ABC。在此之前他卻是寂寂無聞,全因他的學科冷門過冷門,長期「缺水」。

事件令大眾漸漸明白一件事:談核能安全,必須是絕對安全。這時候,鏡頭一轉,轉到另一個掛名「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浸大地理系周全浩教授。

問: 中電贊助「能源研究中心」?

翻查資料,周教授一直以專家身分,立場鮮明為核能護航,他本人更擔任公職,有權位向政府就香港的能源政策出謀獻計。然而,他的文章少談技術細節,心口一個勇字挺身就撐,大亞灣不論是瞞報或有公布的意外都是「小事故」;跟胡教授相比,他愛談政治多於科學,比如在日本發生大地震後,他發表了名為《莫以關注大核為由滋事》(2011 年3 月28 日大公報)的文章: 「中國近年迅速崛起,某些外國勢力感到威脅,要圍堵中國。有人藉福島核事故抨擊中國增建核電站,批判廣東核電計劃。他們先讓香港民眾誤信核電是危險的,繼而圖謀使內地某些人士群起效尤,組織反核示威,把反核事件鬧大,觸發民眾恐慌,引起社會矛盾,替國家添煩添亂,拖國家發展後腿。」

本來自由開放社會容得下南轅北轍的觀點,但與跟進相關新聞的記者談起時,才得知周教授在環保行家圈內向來被一面倒「dislike」。原因包括——接受訪問時見解粗淺, 「連兩電有多少資產和准取回報怎樣算也不清楚」;日本福島事故發生之初,基於香港核專家寥寥可數又大隱隱於市,也有記者嘗試找他解畫,但發覺他的核知識完全不足以解答問題;而多年來就算兩電所作所為不合理,亦極少批評,甚至不時為其辯護解畫;而他在浸會大學主持的研討會,贊助人是中電與煤氣公司。

明查暗訪,一個曾與周教授共事的人爆料:浸會大學香港能源研究中心,這個名字看上去非常中立的學術機構,背後出資的根本就是中電。

商界發銀彈「河蟹」學者?如此嚴重指控,必須小心求證。也曾好意地設想,近年老說政府削減大學資源,教授要「撲水」亦甚艱難吧。為免立即被掛斷電話,先旁敲側擊地發問——記者禮貌道個謝的話音未落,周教授就匆匆掛了線,留下記者頭上一團問號。既然是容易引起利益衝突的「敏感」資料,不是更應該申報以示「行得正企得正」嗎?股評人也要披露是否持有自己評論過的股票啊!

就照他的說法去向校方和中電求證。浸大說該中心是「自資運作」,即沒有接受校方或公帑資助,全是教授自己募捐。而外界捐款必須先存入大學的中央戶口,根據校方指引才可提取使用。既然捐款全要大學經手,一定知道中電有否資助能源研究中心吧。可是,浸大傳訊部以部分捐款人「比較低調」,要尊重他們的意願為由,拒絕透露。

至於監管方面,浸大說有制定「接受捐贈指引」,當有政治組織或特殊利益團體企圖透過提供捐助影響校方或其教職員,這樣的捐款是應該拒收的。

答:中電認有general sponsorship

我們又去問中電。「追魂call」足兩日才趕得及在截稿前取得一個不詳盡的答覆: 「是有提供general sponsorship」( 解釋說不屬於by project 的短期資助),但具體形式、金額、條款等都「因為負責同事在放假」而沒有資料。(真是一個重視員工work-life balance的「好」榜樣)

中電說,決定資助這研究中心,因為與本身行業有關,希望研究成果會對電力市場有用;中電當然十分尊重學術自由,也支持學者保持研究的獨立性,在決定資助對象時不會考慮學者過去的言論和學術立場。

一個記者循正途查證來到這裏,為一個簡單的老實答案不得要領,也只能老實交代,由讀者自行判斷。

接下來,我嘗試向旁人了解。與周教授同為港府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理大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林本利說,平時開會周教授的言論都很維護一些「interest parties」,不過基本上整個能諮會都是這類人,某某是中電會計師,誰誰誰原來承接不少港燈的工程,這個那個又跟「誠哥」好多生意往來,林教授說起就一肚氣。

更叫人擔心的是,他觀察到近年多有財團,見到某學者在輿論或政策上有影響力,就主動奉上大筆資助,學者一旦操守不夠堅定,受人錢財後便言論大轉向。「但你監管不到的,佢有學術自由。好似周博士那樣,佢可能係真心覺得核電好好,你無得話佢。」只能好心呼籲,寄望受助人緊記自己的學者身分, 「不要利用大學的銜頭和資源去替商家做propaganda。」

同樣時常亮相電視在報紙撰文的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自己未有遇過商界的「河蟹」誘惑,不過相信商界透過贊助影響研究方向是存在的,「好多藥廠都會贊助疾病研究,講到某種病好嚴重,自然多些人去買藥。」他又說現時的大學文化很鼓勵學者開拓財源,學者能夠爭取到商界大額資助,在校方評核上是一項「加分」的重要指標。

也去問問記者們的老師吧——中大新聞與傳播學講座教授陳韜文說,學者不肯彼露其經費來源「會令人覺得好奇怪」,尤其是接受了商家贊助、發表的研究又跟該商家的行業有關,更應該講清楚。因為在一般人眼中,學者是一個客觀、公正的形象。

身為記者,如果留意到某些學者儼如商家的「御用研究員」,也要小心採用其言論。

後記

黃子華曾打趣香港人,每逢遇上道德批判,總有兩句說話作擋箭牌。第一句為「搵食!」,若還不能令對方shut up,再跟一句「犯法呀?」,兩句配合使用,足以抵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批評和質疑。

努力循各種渠道追問了幾天,周教授與中電的關係仍然撲朔迷離。原本無意針對任何人,亦想多找幾個同類的例子作參照,惟在公開資料中實在難以追溯學者與贊助人的關聯,消息人士提供的資訊則可遇不可求。

記者

周教授你好。我們在做一個專題報道,討論學術研究籌募經費難題,想請你分享經驗,你有時間談一談嗎?

你係訪問晒全部既學術機構定係點? 點解要搵我呢?

當然好難訪問晒全部,只係近期見你常常就核問題發表意見,你又有主持一個能源研究中心,可能會較多讀者熟悉,所以想作為例子之一。

呢(經費來源)我係從來唔會同人講喎,因為係好敏感問題,我諗你應該明我意思。

點樣好敏感?即係……真係有點唔明白……

即係會引起不必要誤會,外界會好多揣測。我經費邊度會清楚上報畀校方,學校都有晒record, 但我個人對外界就唔會講。呢係confidential 資料,我相信無論你打去任何一間centre 都唔會有人答你。

其實我咁問又無乜惡意,如果你覺得唔方便講個研究中心,可否純粹以一個學者角度,講你自己既經驗?因為我都想知道,學者會點平衡籌募經費需要、同時保持研究獨立性問題?

就係呢樣囉,係好敏感事,所以我個人係唔想答你,唔想講任何。無謂畀人做文章。你老細張波我都識,我知道你明報係有agenda ,我寫你覺得唔聽嘛,你論壇版,就從來都無登過。

(滴汗)既然你唔想講咁算啦,不過我聽到有個傳言,至少想跟你核實一下,聽聞中電有份資助你能源研究中心,可否講講我呢個消息是否屬實?

你想知可以直接去問中電,我個人講就係唔會答。

周全浩過去幾年主要言論

資料來源:明報資料室

唱淡開放電力市場05 年2 月至06 年7 月

●投資者無法確保可佔據一定市場份額,未必願意作長期投資,導致穩定性成疑

●若香港開放電力市場並與南方電網連接,成本將很高,但電費的下調幅度只是10 至15%

支持核電10 年5 月至11 年

●福島核電廠已運作40 年,機器老化、經營不善加上天災才會引發今次核危機。大亞灣核電廠並非座落地震帶

●過往的核災難僅30 公里範圍內的人受影響,本港人口升用電增,天然氣成本高,燒煤則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因噎廢食,扼殺發展核電的需要

電費爭議,前言後語08 年12 月17 日及09 年4 月18 日

●兩電每隔一段時間採購燃煤,確保不會於最低或最高價時購入,若明年煤價回落,港燈會照常依時買煤,燃料減幅會於2010 年的燃料附加費反映

●國際煤價自06 年開始上升,到07 及08 年升至高峰點,煤價上升是累積數年的事,單靠過去半年的減幅,未必足以抵銷該升幅,他又指,中電於去年國際煤價高企時有購煤,數個月的煤價減幅未必反映中電燃料成本

大亞灣核電廠瞞報10 年6 月

●因為事故微小,大亞灣當局毋須立刻向上呈報,而是留待正常的通報會議上才通報,不料卻被說成是隱瞞事件,實屬不幸。港人對於廣核投及中華電力公司的誠信,應有信心,大亞灣是國家的第一個商用核電站,怎會容許出亂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