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04, 2011

香港主權回歸14年,粵港文化認同增幾多?

繼續北上上訪新界問題。
---------------------------------------------------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11-07/04/content_26304439.htm

香港主權回歸14年,粵港文化認同增幾多?
2011-07-04 08:43   南方都市報

作者:陳劍青

香港主權回歸已經14年,以往英國人不管你是 廣府村或是客家村,總之早過他們租借領土的都歸類做居民村。直到今天自由行縱橫市區,尖沙嘴與旺角的商鋪不分你是本地還是內地,總之第 一句都用普通話向你問候。無疑,回歸前後的文化互動方式已經大大逆轉。那麼,對於淵源深厚的粵港兩地,這十多年來我們的文化認同與關係又增進了多少?

探索粵港文化根源的現況,要從香港所謂原居民談起。香港一貫隸屬寶安,同系廣東,被殖民後基本上沒有對香港的鄉村有所謂原居民的說法。直至上世紀70年代,由於港英政府開始發展鄉郊土地,進 行了一次傳統創造的計畫,向香港的廣府及客家施予土著住民的想法,並將他們一併叫做原居民,傳統因而重新塑造,給予男丁建丁屋,以方 便殖民政府分配政治利益。

其實都回歸了,原居民身份也該因應回歸祖 國不再視為文化異類而取消,從而光復這些村落的粵港淵源。偏偏原居民身份卻因寫入了基本法,成為法定特殊社群。近年因房地產發展,不少借原居民身 份的丁屋特權之利,協助地產商合作發展大型丁屋豪宅,賣龍脈、賣祖地、拆祖屋、毀壞風水林等做法層出不窮,粵港文化承傳已經愈來愈少。原居民正是一塊 堵住了粵港文化互認的石頭。

當然,我們也可將這種文化互通寄予非原居民身上。粵港人口互動下的文化共生是從未休止的。香港新界鄉郊地方仍有不少非原居民村落,因二戰戰亂從廣東一帶湧入香港,為本地引入了嶺南的農耕文化。新界粉嶺一帶有不少村落,就是戰後從南、番、順移民下來的,他們在鄉郊地區將以往桑基魚塘的濕地耕作技術,轉化為水坑,耕住合一,一屋一田 的格局,學術點來說是文化移植(trans-plantation)的過程,成為香港北部一帶還未被地產利益侵略地方一特殊景觀。直到今天,老農人還有濃厚的鄉音,還有農二、三代,是嶺南文化得以承傳及發揚之所。

但遺憾的是,在許多區域融合及大型基建計畫裡,這些非原居民村往往成為被犧性的對象。高鐵遇上了菜園村這條非原居民村,深港融合又選了粉嶺北、馬屎埔一帶的南番順村。在高談闊論粵港怎樣建立一小時生活圈的大計時,粵港既存且豐富的文化生活正急速被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