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27, 2012

自駕遊出沒注意:【粵港自駕遊問與答】

-------------------------------------------------------------------------
本土研究社簡介

本 土研究社由一群熱心關注本土發展及社會問題的研究者組成,結合民間進步力量,以政治科學、地理學、社會學、哲學、語言學、文化研究、傳媒、規劃等 學科知識組成跨學科、具政策及在地視野的研究網絡。透過研究、調查及報告的方式,推動重建、規劃、發展、政制、鄉郊、保育、融合、本土經濟等本土議題。

如有興趣了解其他研究及支援本社,請電郵至localresearchcommunity@gmail.com
---------------------------------------------------------------------------
---本土研究支援‧民間知識共享---
資料由本土研究社提供

【基礎問題一覽】
 
問:什麼是「粵港自駕遊」計劃?


答:粵港自駕遊全名是「兩地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試驗計劃」。是香港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在《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下,簽署落實的合作協議之一。 因社會反應強烈,政府將原定於3月實行粵港互通分作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試驗計劃將於2012年4月推出(已延期),讓五座位或以下的香港私家車車主申請一 次性特別配額從香港駕駛汽車進入廣東省。而第二階段就會開始讓內地司機申請來港自駕遊,政府現時指未有時間表,具體細節「需視乎第一階段計劃的成效」。

問:該試驗計劃如何草擬,有否經過公眾諮詢?

答:該合作協議是由香港及廣東省兩地主要官員負責草擬,並由政務司司長林瑞麟代表特區政府主理及簽署,惟過程一直沒有任何公開諮詢。對於被指「黑箱作業」。政務司司長林瑞麟解釋:「不牽涉立法會額外撥款或立法,因此,政府毋須向立法會提案」。

翻查官方文件,自駕遊措施亦曾在去年一份名為《大珠三角共建綠色生活專項規劃》涉及百多項跨境計劃的諮詢文件中提及過,當中建議珠三角車輛「無阻隔互通」。因當時諮詢以綠色作宣傳,低調諮詢三個月後再無相關消息。

問:港府有就粵港自駕遊制訂相關政策及配套措施嗎?

答:港府雖然在今年2月交代過香港車輛北上自駕遊的申請程序,大量政策措施仍然相當空白,如國內駕駛課程,做法冒進。翻查資料,政府其實早已就未來自駕遊做好了不少硬件上安排,包括跨境基建上的配套與相關規劃,例如:

一、港珠澳大橋:環評估算日間達5萬架次跨境車流,內地港珠澳大橋可容納20萬輛車流,2011年12月動工,預計2016年通車。
二、深圳灣口岸:每日深港西部通道可處理車輛5.86萬架次
三、屯門西繞道:連接大嶼山港珠澳大橋與元朗深圳灣口岸,預計2016年逐步通車。

未計其餘相關規劃配套 (如新界北禁區開放、大嶼山整體開發計劃、鼓勵發展汽車酒店、新界大型跨境停車場等),已需耗資愈一千億的公帑作配套。

問:每天來港自駕遊的車輛有多少?

答:第一階試驗計劃將容許本地5座位私家車車主申請一次過牌照駕車到廣東省,每日名額50個,然後逐漸增加;在其後的第二階段試驗計劃會讓內地司機申請來港自駕遊,初期擬每日推出500個名額,可於本港逗留期不多於7日,即每日最多有3500架內地車香港行走。

按官方資料,新建作自駕遊計劃的跨境口岸基建,包括港珠澳大橋及深圳灣口岸(深港西部通道),每日總跨境架次可達愈十萬,當中跨境私家車的車流亦佔主要部分。

問:什麼人可以申請來港自駕遊計劃?內地車主申請一次過牌照駕車的費用是多少?

答:港府沒有公布任何細節。

【法制篇】
 
問:港府在審批內地自駕遊時,有什麼法制保障本港巿民的安全?


答:沒有細節,現時兩地政府稱仍就計劃具體細節商議。但據傳媒報導,當局傾向以「抽籤形式」處理,但因難以安排試場和避免加重考牌負荷,無意安排兩地司機事前再考核,同時亦不會要求司機上強制駕駛課程。

在實際審批申請時,兩地政府會否/如何考慮申請人的交通違例紀錄、過往的駕駛紀錄,要求申請人參與本港強制駕駛課程,仍是未知之數。如自由行、雙非一般,在沒有周詳完善的審批法則時,港府根本無法得知來港自駕旅客的技術水平及駕駛習慣和態度,更徨論確保道路使用者安全。

問:內地自駕遊車主需要購買保險嗎?

答:需要。但由於兩地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的保額及條款相差甚遠,粵港政府仍未針對「粵港自駕遊」而制定相關政策及保險細節。根據內地法例規定,所有 車主每年均須購買交通強制性第三者保險(俗稱「交強險」),以保障交通事故引起的第三者人命或財產損失,以一輛五座位私家車為例,每年交強險費用約為 1000元人民幣,保額約12萬元,遠低於香港第三者人身傷亡的最低法定保額港幣1億元。

問:內地車輛來港會較易導致意外嗎﹖部份內地司機交通意識薄弱,駕駛態度惡劣,香港會發生「撞傷不如輾死」的事件嗎?這樣的想法有否歧視內地?

答:有人提出此擔心,其中一個原因是,內地第三者保險保額較低,輾死人的賠償往往較撞傷人更少,故有「撞傷不如輾死」的交通事故潛規則。內地時有司機發生交通意外後不顧而去的案例,去年五月及前年九月,福建和江西均發生私家車司機撞傷女童後,倒車再輾斃女童。

除駕駛文化差異外,更重要的問題是兩地汽車法制不一。在內地不用考試而獲得車牌的情況相當普遍,左右軚的交通制式差異亦容易導致車禍。據英國保險協 會(Association of British Insurers)的研究顯示,在01-04年間,在往來英國的跨境車輛增14%的同時,跨境車輛意外亦增加28%,主要原因涉及「左右軚習慣問題」。不 少客觀因素說明跨境車輛會增加意外風險,並不涉及歧視內地文化。

問:現行本港法例能應對內地司機在港違法情況嗎?

答: 內地人到香港自駕期間,仍需受本港法例管制,惟兩地司法理念及基礎存在差異。當內地司機犯法後返回內地,本港執法部門將難以尋找事主及核實身份。縱使中港 設有交換罪犯機制,但對於罪行輕微的交通違規,如違例泊車、雙白線道路切線或超速爬頭,本地執法部門將要為粵港自駕遊應付額外的案件,更涉及跨境偵查,大 大增加本港執法人員的壓力及工作量。

【環境篇】
 
問:粵港自駕遊對香港空氣質素影響嚴重嗎?


答:由於內地車輛的排放及驗車標準次於本港,而內地燃油含硫量較本港高,內地自駕遊汽車將加劇香港的空氣污染問題。據地球之友的資料,港府在廢氣排 放方面已準備把新登記車輛排放標準收緊至歐盟V期,含硫量為10ppm。惟珠三角於去年七月才求新註冊輕型汽油須符合「國四標準」(含硫量50ppm), 其餘地區依照使用國三標準(含硫量150ppm),比香港的廢氣排放標準低15倍。若放行這些低標準的內地車輛來港,將進一步令空氣污染惡化。

問:內地城市也有自駕遊,為何針對內地車輛對本港路面構成影響?

答:香港百多年來建立的城市道路系統,路窄車多,與近20-30年來急速發展及大規模強徵土地建路的內地城市不能比擬。內地自駕遊車輛實施後,初期 香港路面至每日容納額外3500輛國內私家車,勢必加重市區交通網絡的負擔。而購物熱點如旺角、尖沙咀、銅鑼灣等區塞車情況將惡化。整體行車速度下降,將 增加巿民用於交通的時間。

問:內地自駕遊與港府交通運輸政策有相矛盾的地方嗎?

答:據統計處數據,本地私家車數目由1998年31.8 萬輛增至2011年的43.3 萬輛,增幅超過36%,遠遠超過人口增長及道路總長增長。為紓緩交通擠塞情況,港府近年以增加車輛牌照年費、駕駛執照費、汽油稅及車輛首次登記稅來遏抑私 家車增長,並推行「停車熄匙」法例來減少廢氣排放,改善空氣質素。引入數以千計自駕遊車輛,與香港的交通運輸政策自相矛盾。

【操作篇】
 
問:內地汽車、道路、路標設計與香港有天淵之別,香港現時路面系統能應付嗎?


答:不能。由於中港存在繁簡體字的差異。香港所有路牌均使用繁體字、廣東話拼音的英文,自駕遊司機或無法讀懂部分含中文字的路牌及標誌,可能因無法判別交通情況,誤解交通標指而引發交通意外,危害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問:內地旅遊司機對本港路面不熟悉,導航系統GPS能幫助嗎?

答:內地司機在港駕駛時常遇「人生路不熟」的情況,他們通常依靠地圖刊物、 Google Maps或電子導航系統(GPS)協助駕駛。但本港高樓林立,路面狹窄,令訊息接受受阻,大大降低GPS定位的準繩度,駕駛者容易顧着找路而生意外。

[行動篇]
 
問:現時香港市民對自駕遊計劃主要有什麼憂慮?


答: 綜合上月以來反對自駕遊市民的意見,我們可看到以下七大重點憂慮;

一、密室協議:對於特區政府在毫無諮詢的情況下簽訂粵港協議,市民普遍感到「被出賣」,香港人不斷見證自己「被簽約」,自己卻沒有自主決定權。當市民反對,政府仍然「霸王硬上弓」推動中港密室協議,令計劃感覺「黑箱作業」、「閉門造車」,為「顧全大陸」而不理民意。

二、經濟殖民:從興建高鐵、CEPA、自遊行到現時的自駕遊計劃,都是先透過各種的經濟利誘手段,把香港建立在內地經濟圈內,進而改造港人既有生活文化方式,使「不得不依靠內地」。遇有反對,則威嚇港人會「被(內地)邊緣化」、稱一體化乃「大勢所趨」。

三、道路安全:如上述提及,市民普遍擔心左右軚之不同增加交通意外風險,自駕遊實施後「香港小悅悅」將會出現等問題。同時,隨著自駕遊的計劃逐步增長,勢加重原有交通系統 (如紅磡海底隧道)的負荷。

四、破壞環境:市民關心愈益變壞的空氣質素,會因自駕遊計劃變得更差,尤其加劇市區及遊行區的空氣環境。

五、耗盡本土:計劃將引來大規模的開發土地,尤其以新界北、大嶼山郊野公園及禁區一帶等鄰近跨境口岸的地區為甚。政府亦需騰空更多香港土地資源用作跨境配套及相關建設 (如汽車酒店、大型停車場等),將會令更多土地資源給予非本土用途。

六、執法淪喪:亦有不少市民擔心政府並無能力向內地私家車執法,成為道路特權階級。而自駕遊亦令跨境種票及雙非問題更為方便。

七、利益輸送:對於有政黨 (民建黨)的中常委在兩年前已經開始從事中港自駕遊生意,並且在取態上支持自駕遊計劃,有市民認為政策是赤裸的利益輸送。

問:面對自駕遊計劃及以上問題,我們可以做什麼﹖

答:近日,全城都各施本領反對自駕遊計劃,市民各界紛紛寫文表述反對自駕遊的理據、參與反自駕的遊行集會,亦有不少熱心網民改圖、拍片及廣傳反自駕遊活動,可見各人可於自己崗位發揮力量。

關心各種本土發展事務就是培育本土進步力量的最直接方法,主題可以是城市規劃、鄉郊環境、單車政策,與及其他中港合作的融合政策。與此同時,我們亦要警覺所針對的對象是否對事不對人,以及認清相關團體是否真正關心本土發展。

支持這些捍衛本土環境、規劃與自主的民間團體相當重要,由於民間團體自力經營,往往需要人手、技術及資源上的支持方能延續。各位可以參與、聯絡及捐助他們,壯大民間力量。

---------------------------------------------------
「自駕遊」計劃及民間反自駕行動事件簿
日期與事件
2012年1月----------自1月10日文匯報一則新聞「粵港自駕遊3月撻着」報導自駕遊計劃後,事情開始在網絡上引起廣大關注。
1/2/2012 (三)-----「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 (下稱「行動組」) 開始在網絡發起網民反自駕遊行動,「行動組」成員開設的「多過十萬港人強烈反對自駕遊下月摧毀香港」群組,經過兩星期已經超過四萬網民加入。
7/2/2012 (二)------當日先後有三團體及政黨發起街頭簽名運動,與及召開記者會聲言抗爭。
8/2/2012 (三)------運輸及房屋局回應指,「粵港政府在審批自駕遊申請時只讓有良好駕駛紀錄的司機往來兩地作短暫停留」,但完全沒有交代審批上的執行細節。
10/2/2012 (五)----「行動組」及「土地正義聯盟」(下稱「土盟」)發起「反自駕齊響咹」行動,於夏愨道向途經車輛舉牌,呼籲司機響咹支持。
10/2/2012 (五)----曾蔭權接受電台訪問時,繼續與民意逆行,硬銷自駕遊,指內地司機駕車進入香港後自會「入境敏感」,變得守法。
12/2/2012 (日)----有市民自行發動2.12反自駕遊行動,在維園內遊行抗議。
13/2/2012 (一) ---政府無視民間聲音,宣佈跨境自駕遊首階段下月30日起接受申請,首批申請受批的私家車最快可在4月27日自駕到廣東省各地。
同日,民建聯被報章揭發有黨內中常委早著先機,藉中港自駕遊設立公司做生意,被批評利益輸送。
15/2/2012 (三)----立法會議員於會上向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質詢粵自駕遊試驗計劃。至於第二階段讓內地車南下,鄭汝樺表示「要視乎首階段推行的成效」及「諮詢粵港雙方專家」。
但鄭汝樺亦繼續聲稱現時未有第二階段安排的具體細節及時間表,並一再迴避議員追問政府會否進行公眾諮詢。
16/2/2012 (四)---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推行首階段自駕遊試驗計劃。
公民黨陳淑莊和民主黨黃成智要求全面諮詢,動議被否決。
自由黨劉健儀和民建聯張學明提出,在計劃無綑綁情況下,要先推行首階段計劃,檢討有成效和獲得社會共識,才推行第二階段的動議,獲大比數贊成通過。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認為,用綑綁形容計劃並不恰當,強調首階段只是試行計劃,檢討成效再決定。
17/2/2012 (五) ----「行動組」及「土盟」聯同地球之友、環保觸覺、健康空氣行動、基督徒學會、香港單車同盟、尖碼之聲及創建香港等十多個團體,早上於新政府總部中央花園舉行記者會,講述星期日大遊行詳情,及廣泛呼籲香港市民參與大遊行。
19/2/2012 (日) ----「行動組」及「土盟」聯同十多個關心城市本土發展的民間團體,總動員發起「219反自駕遊大遊行」,下午三時於銅鑼灣東角道出發,以抗議粵港政府黑箱作業,出賣港人 ,漠視港人利益以及城市可持續發展。
未來已知關鍵日子
22/2/2012 (三) -----立法會動議辯論不具法律約束力議案「重申香港核心價值」當中包括要求堵截雙非及擱置自駕遊。
29/2/2012 (三)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將於當日上午8時30分舉行公聽會,就政府公布的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試驗劃邀請公眾人土出席及陳述意見。
3/3/2012 (六) -----環保及規劃界舉行特首候選論壇,公眾可直接向未來特首候選人提問環境議題。
30/3/2012 (五)------跨境自駕遊首階段正式接受申請,每日最多50個名額,首批申請受批的私家車最快可在4月27日自駕到廣東省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