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08, 2012

批判龍尾 (一) 「國際化」想像的迷思


批判龍尾 ()
「國際化」想像的迷思

把本地自然生態環境打造什麼世界名勝的口號,在近年鄉郊破壞爭議裡屢見不鮮。2011年,大埔西貢地產王Dorothy Wong聯合外國保育公司開發郊野公園內西貢白腊灣的農地帶,白腊村的原居民也會雀躍地說:「以後香港人唔駛搭飛機去泰國玩水上活動了,香港從此也會有個「芭提雅」﹗」

當然,這種國際化的熱忱,隨之而來的是一個非法進入郊野公園範圍的吊車、一個先摧毀原有魚塘及農地才能建造的濕地計劃、大墩船剷上郊野公園沙灘,最後旁邊就是昇價百倍的丁屋丁地發展。「提雅」計劃放在傳媒立即自有公論,「外星船」登陸郊野公園沙灘的短片惹起公憤,市民一眼就揭穿了包裝地產利益的文化與保育修辭,最後計劃泡湯。

從西貢到大埔,似乎背後有人不停在我們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將「提雅」複製,像陰魂一像揮之不去。

在東亞城市過往不少旅遊發展論述裡,除了有一種強烈的將旅遊空間「東方化」(orientalize)、同時有另有一種國際化(internationalize)的傾向。大澳被旅發局稱為「東方威尼斯」不在話下,各種開發計劃的「國際形象」往往成為本地/國家壟斷性利益的包裝,箇中有關國際化的內容卻出奇地空虛甚至上純粹虛構。

虛擬的國際化想像,於環境評估與古蹟評估等保育制度相當明顯。環評表面上照足國際標準,但同時亦將這個制度置於委任制及發展倡議人自行找「環境專家」寫報告。在這種權力關係的設置下,最後所有因發展而製造的環境破壞都變成「可補償」、「可解決」,專業從此變成了包庇計劃的幫凶。香港的古蹟評估的制度框架從英國「引入」,但分別在於香港就算是一級法訂古跡,法理上也可因發展而拆毀。這就令前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可以在任內保育零分的情況下,仍可到各地吹噓我們的城市有多「先進」。「國際化」這種建基於八、九十年代香港國際化想像的價值,成為了所有隱藏利益的擋箭牌,或者是發展議程的潘朵拉。

「國際化」的大埔就是一套沒有人認真相信的假道學。在學術上的城市研究裡,自八十年代John Friedmann的世界城市學說(world city hypothesis)牽起了討論構成全球國際化都會普遍要素的風尚,主導了世界不同城市如何朝向國際城市的「標準」來想像自己的未來形態,到現在廿一世紀的城市世界(a world of cities)Jenifer Robinson 突破所謂客觀、可比較的「國際標準」迷思,返回一種平凡城市(ordinary cities)的想像,這種以「國際化」作為城市未來的目標已經愈見含糊。剝下表皮,這套話語現在可能只有鄉事才會認為有叫座力。
                                                                                                                              
億元投資的觀音像、政府格外開恩的民宿村、主題的特色教堂水療中心及「提雅」龍尾,難道國際旅客會特別喜歡與一色一樣的東西,抑或是為了吸引一些渴望看到國際化的自由行旅客及地產投資﹖香港人會否到大埔做SPA?

迪士尼是如何,夢幻之城如何,龍尾也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