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9, 2012

「洗腦規劃」國教毒教材曝光 已正入侵我們下一代的腦袋!


We shape our buildings, and afterwards our buildings shape us.
-Winston Churchill, 1943
Reform the environment, stop trying to reform people. They will reform themselves if the environment is right.-Buckminster Fuller, 1960
反國教運動在近月此起彼落,為達到所謂「真正的人心回歸」,中共政權務必要洗香港下一代的腦。特區政府大花公帑資源送給建制派及左派團體做洗腦教材,由有左派背景的國民教育中心所編寫的《中國模式》,則被奉為當今國民教育中洗腦教材套的典範。這套教材的內容提及中國共產黨為「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又指中國的「多黨制」、民主集中制已經走出有異於西方民主的道路,遭公眾狠批內容違反常識,明確暴露了國家洗腦這項政治任務的意途。
然而,經過搜尋,發現原來這間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在5月份還出版了另一份由教育局資助、文匯報印製,名為《十二五規劃》的教材套,洗腦級數同樣可怖卻鮮人提及。拜讀後真的嚇了一跳,開始驚覺中共不僅要從政治上洗我們的下一代的腦,要令我們個個都歌頌共產黨的偉大;它同步要做的,就是要進行對下一代進行「規劃洗腦」,使我們無私、團結地配合中港融合規劃與深港一體化,好讓我們的下一代連香港被規劃毫無主體意識! 現時,這份教材套恐怕已經廣泛地流入中小學,水銀瀉地的情況已一發不可收拾。
十二五規劃隱藏殺機
大家必先要知道,近年香港極具爭議的加大自由行及一簽多行、興建大量粵港跨境基建(如高鐵)、開發邊境河套及新界東北、中港教育制度接軋、大搞粵港自駕遊等,以至一連串民間反對運動(如反高鐵、D&G事件、反自駕、反東北割地),都是十二五規劃這類中央規劃政策要香港服務國家戰略時惹出來的禍。十二五規劃所規劃下的香港,包含了四大毫無港人共識的「粵港合作框架協議」:
一、基礎設施規劃 (如興建大量中港跨境基建、廣東建大量核電廠輸電供港等);
二、優質生活圈規劃 (中港教育融合、自駕遊、移居港人往內地等百多項政策);
三、旅遊合作規劃 (加大開放自由行、更便利安排、開發新界北為自由行勝地等);
四、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 (中央全方位將香港納入規劃;開發新界東北、洪水橋、大嶼山成為邊城自由行經濟、香港服務業北移計劃);
big4
圖:於廣東十二五規劃的四大專項,其實包含了近年大部分各大中港矛盾的爭議
故此,十二五規劃明顯的是為了內地經濟危機而要求香港配合的,同時亦要求香港幫內地資本「走出國際」, 透過擾亂我們的生活、開發我們的鄉郊、改造我們的城市格局、耗用我們的公帑,不斷踐踏一國兩制而達到目的。
然而,這份十二五規劃教材套隱惡揚善,只提及「經濟內容」,例如中央如何給香港做「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六大產業」、及深化「粵港合作框架協定」,卻完全抽空這些「「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內所引發的種種問題,如粵港自駕遊、大一簽多行自由行、大量跨境基建、深港一體化、開發新界東北等,明顯是要令我們下一代熱烈擁抱及支持中央規劃,使這些問題在支持十二五規劃下視若無睹。
扭曲民主價值
十二五規劃是內地一黨專政下的戰略定位,仍然充滿著以往社會主義國家的「全國一盤棋」的由上而下戰略規劃想法。教材套跟從中央官方的說法,吹噓十二五規劃乃「全球最大型及最民主的經濟規劃決策過程」(p.3),不僅是向70家研究機構以招標及委托形式「參與」,然後由中共起草內容定立戰略及方向,定好戰略後才給中國網民「參與」,而且港區人大也有份(在定稿後)審議。
mostdemocratic
圖:教材引述胡鞍鋼說這是「全球最大型及最民主的經濟規劃決策過程」。
wonahche
圖:將港人熟悉的汪明荃的相片放在教材,營造有港人廣泛參與的效果。
但我們要問,這個「全球最民主的規劃決策」,為何香港人對自由行、自駕遊、東北融合等所有決策安排竟可以毫不知情﹖在現時新界東北最後一期諮詢中,政府連給一個全港公眾的公聽會的機會也沒有,依然要在全城要求擱置計劃的情況下霸王硬上馬,這究竟算是什麼門子的「最民主」?中港融合的計劃都是黑箱規劃,說民主明顯是自欺欺人。
confidential
圖:在網上搜尋相關文件時,見到特區政府也將文件列做「機密」,明顯是中港黑箱協議。
這種扭曲民主價值的毒害我們可以想像,就是如《中國模式》洗腦一樣,當內地極權政府打壓維權人士,當內地因無止境的大型基建規劃導致血拆事件,當中央不斷要提出城市與城市合併的「同城化」計劃,這套教材就會如幽靈一樣,令下一代朗朗上口會為政權開脫為「全球最民主的決策」。
將「被規劃」說成「支持」的殖民邏輯
教材前半是講述十二五規劃在中國的內容,後半就是講述有關香港在十二五規劃的角色。有關香港的部份,整個論調將香港無端被納入的「被規劃」事實,反轉來說成「國家支持香港」。這不是一種殖民的邏輯嗎?以往歐洲到全球各地殖民,搶奪土地與資源,不就是說要為了向世界「帶來文明」嗎?
從殖民地理學而言,殖民者從來都是透過城市的改造、控制與空間規劃,在殖民地製造從屬於宗主國的政治主體。這種「規劃洗腦」,會令被殖民的主體在現行區域融合無法思想,只懂「支持」與「配合」。
其實,十二五規劃究竟是誰支持誰呢﹖任教材在前半如何吹噓製造貢獻國家的意識,原來最後都是要我們下一代要在十二五規劃中北移服務業的規劃下構想知道自己如何「配合」。我們看到,在一份給教師用的建議國教活動中,令學生(裡面指明尤其是五年後就會畢業的高中生)設想自己是社會上不同專業如何貢獻國家及回大陸投資與發展,然後由「教師引導同學思考國家未來五年的變化發展對本港市民及未來同學出路的影響」
明顯的,就是要透過洗腦國教來在香港培育回大陸建設祖國,究竟是誰在支持誰呢﹖然後,中央會說中港沒有分誰,十二五規劃對整體珠三角未來的發展有好處,從而抽象化規劃導致香港城市失去了自主的事實。
125planning_worksheet
圖:國教透過活動工作紙,漸漸讓學生在代入的過程中被洗腦
說到此,我們就會明白國民教育原來不是一套洗腦教材這般簡單,這分明就是一套殖民教育!
被規劃爭議只有官方論點
不僅有上述的嚴重問題,教材套也經常灌輸「香港沒有被規劃」的觀點,甚至開了獨立章節嘗試澄清,可見這個論點中央非常關注。然而,作為一份教材,不應該也要為「被規劃」作出最基本的事實陳述,才加諸評論與觀點嗎﹖
125planning_worksheet_beingplanned
圖:「被規劃」論點被獨立成章,可見中央嘗試拆解這套關鍵論述
作為民間團體,我們知道「反被規運動」是自十二五規劃下的「環珠灣區重點行動計劃」爭議開始的。廣東省突然將這份規劃文件出台,在香港舉行有10天的諮詢時,揭發了原來香港竟然被整個廣東省作出了整體規劃,當時稱之為「規劃廿三條」。當時行動組動員了大量市民反對香港被規劃,最後規劃署也沒有再交代「灣區規劃」的去向,並將內容斬件上馬。
181990_10150135923301159_568756158_8049194_7333305_n
圖:灣區事件是香港出現被規劃論述之始,教材卻從來沒有提及,圖為香港被納入珠三角作整體規劃。
教材內一點本土事實也沒有,民間資料完全欠奉,只引述總理溫家寶說「香港沒有被規劃」,那麼學生究竟有什麼內容可以討論?是否只是背誦這些偏頗的觀點﹖連基本事實也欠奉的教材,究竟是否還可叫做教材?
為何洗腦規劃如此重要
就如邱吉爾曾說過一句有關規劃的名言: 「我們規劃居所,然後居所就會規劃我們。」 (We shape our buildings, and afterwards our buildings shape us.)。想一想,假若我們連規劃自身的居所的意識與權力都拱手相讓、任人規劃,我們未來的生活亦將完全被操控而不自知,就像被規劃的居所慢慢改變了我們的行為一樣。自駕遊、國民教育、自由行、新界東北融合、特區中的特區等城市及經濟規劃一脈相承,就是要慢慢在規劃我們城市的過程中,改造香港的主體意識、行為與生活。
當今世上,只有極權主義者才會利用這種空間規劃的手段來改造人民,這亦是為何「洗腦規劃」比起那貽笑大方的《中國模式》更值得關注。教材套不斷強調要「中港經濟融合發展」、「香港要為貢獻國家擔當角色」,製造了中央規劃正是「為你好」的被殖民意識,讓一個又一個的五年規(計)劃任意改造我們的地方、未來我們的在城市的生活習慣,以至下一代的思想。就如美國哲學家及建築師富勒 (Buckminster Fuller)所言,「停止改造人吧,只要改造環境,人們就會自行改造自己,只要環境被改造「妥當」 (Reform the environment, stop trying to reform people. They will reform themselves if the environment is right),要規劃香港的人的確深明此道。
故此,反對新界東北融合計劃,同時亦要「全撤國教」,缺一不可﹗我們一時擋住了一項融合政策,長遠亦將會在中小學無邊的規劃洗腦下輸給了我們的下一代。
本組要求:1) 必須全撤國教,立即回收所有(毒)教材及國教指引;
2) 全面擱置鋪路深港一體化的新界東北規劃,拒絕小修小補式的規劃改變,如增加一些公屋或保留一些農地。

新界東北融合計劃最後一期諮詢將會在9月底結束,在學民思潮回氣的時候,我們不要讓出賣港人的特區政府有喘息的空間﹗行動組人手短缺,我們急需招募更多義工在不同工作上可以幫忙。只在網上寫status、發悔氣、周圍樹敵攻擊是沒有用的,如大家想出一分力,請聯絡本組bayareaconcern@gmail.com,謝謝。
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示
參考資料:
由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出版,教育局資助及文匯報印製的《十二五規劃》教材套
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4XQp4TSZndDRVhTN3JHb19Pem8
請加入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反對新界東北融合計劃Facebook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defendntnorth
深港一體化殺到埋身 必須反對新界東北興建富豪雙非城計劃!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3832
香港融合論——新界東北融合計劃的前世今生 (東北戰訊一)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3889
廣東省人大文件:廣東十二五規劃 (香港部分)
http://www.rd.gd.cn/dhl/rdhyzy2/syjsic/dhwj/sewgh/201101/t20110126_114928.html

星期二, 9月 04, 2012

[讀書組] 佔領政總深夜書堂(二)-組裝中港融合、國教與東北


就像新界東北、非深戶自由行是深港同城化的關鍵政策,國民教育可否理解為所謂「與內地對接」過程中的重要一步棋?這種籠統被稱之為「中港融合」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它是一種經濟問題、政治問題還是殖民問題?
今晚深夜書堂邀得地理學人陳劍青一齊閱讀一篇名為「香港融合論」的分析,從新界東北規劃揭示與開啟也有關國教的融合奧秘。

深夜讀堂系列:
序言書室和實現會社也希望盡一分力參與反國民教育的運動,更認為此運動的意義早超出一個科目的存廢問題。為了更深入的思考,更廣闊的想像,我們希望在政府總部的集會期間,進行深夜讀書會。
現計劃每晚12時至2時,找來一位朋友,帶一本書,在集會的一個角落,與市民一同讀書,分享知識。有那位朋友有興趣帶書來分享,可以透過facebook或電郵(info@hkreaders.com)聯絡我們。書的主題需以關於中國、教育、洗腦為主。請多多支持,讓我們把知識帶到運動的最前線,在大變局中思考!

日期:2012 年9月5/6日 (星期四凌晨)
地點:新政府總部外
時間:凌晨12時至2時
主講:陳劍青(地理學人)
文本:香港融合論——新界東北融合計劃的前世今生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3889 

星期一, 9月 03, 2012

「不是土地供應」


IMG_2693_1
[原文刊載於Breakazine Vol 21 - 《誰抽了海洋的水》]
There is no more system of reference to tell us what happened to the geography of things. We can only take a geoseismic view … Things no longer meet head-on; they slip past one another.
- Baudrillard, 1987 p.126
「增加土地供應」在近年內成為政府、發展商與政黨共同分享的關鍵詞,認為是解決現時社會上居住及人口問題的萬靈丹。然而,我們應要清楚想想,究竟當我們說應該「增加土地供應」時,其實意味著什麼?
開發4%的輕盈與沉重
如根據政府的如意算盤,未來20年內希望開發近4,500公頃的香港土地,即若全港4%的土地。這4%的面積,說出來感覺好像很輕盈,其實內有相當沉重的真相。
這意味著我們的城市範圍將會擴充17.4%,約兩個半九龍半島的面積;意味著我們需要進一步填海以製造千多公頃的土地;要向新界徵取近2,000公頃的農地,佔現有農地面積的三分之一;意味著要向非原居民進行十多次的殺村,現時廿多萬低下層寮屋戶人人自危;郊野地帶進一步被發展入侵,由新界西北的濕地帶(如南生圍、豐樂圍)一路開發至新界東部西貢內的郊野公園範圍內 (如白腊、白沙澳、深涌等),一些我們所珍貴的自然環境。如果我們輕易接受了這好像毫無代價的「增加土地供應」說法,也意味著認同了以上所有開發的合理性。
人口估算合理化開發?
可能有人會說:「未來人口真的有這麼多的增長,開發也是無可避免的事。」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想我們也應該有權問一個問題:我們的城市還應該出現人口過千萬的彭漲及密度嗎﹖官方人口估算下2039年將有890萬的人口 (現已修改至2041年有847萬),會比現時再多140萬人口,估算如是就等於我們要接受及不作改變嗎﹖人口增長問題不應是先以人口政策解決嗎?
再者,我們看到政府十多年的未來人口估算都出現「樂觀性高估」,如99年曾經估計2011年將有830萬人口,以合理化各種房地產及土地開發。近十年的經驗是香港只有30多萬的人口增長,而隨著零雙非政策我們將會減少每年若3萬人口增長,究竟我們如何可以估算到30多年後竟然還可多140萬人口? 香港會爆發另一場的嬰兒潮﹖似乎,我們「科學」的官方人口估算比小說還要科幻。
我們不知為何被置於一個沒有基本知識的基礎底下討論土地問題:政府一直不願公開實際政府仍然在市區內擁有多少土地儲備,只見到賣地表內及政府空置的土地像一匹布般長;我們不斷將市民推往私營房地產市場的房屋政策合理嗎﹖將34% 的房屋土地分給丁屋、45%撥作私樓,只留下21%的土地作公屋,土地錯配(而非不足)是導致我們居住問題的主因嗎?
我不明白,若果以啟德新發展區的模式,每9.2公頃的土地面積就能令3.4萬安居樂業,即開發多380公頃已經可以滿足到140萬人的需要,為何又需要開發多4,500公頃內的2,500公頃作房屋發展。這種高估背後的理由,我想也是相當明顯——合理化更多土地開發令發展商繼續在城市中進行炒賣的地產發展,與居住需求無關。我們何時才能實現一些最卑微的發展標準,如以「棕土優先發展」(brownfield first)的可持續土地發展原則,先使用貨櫃場、停車場之類的已破壞土地作滿足城市真正需要?
將反映現實的數字收藏,只是框在香港「地少人多」、「農地荒廢」的印象裡討論問題,增加土地供應的說法就此不徑而走。這為我們帶來了如Baudrillard所描繪的後現代深淵:我們失去了基本地理認知作參照,只能浮游在純粹的象徵與符號的話說世界裡,的確是不知所云。
詳細數字,請參考本土研究社的相關報告(forthcoming):
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comm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