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孟買之行後很久沒有出國,對世界的印象愈益蕪糊,而南韓於我,仍大概是90年代滯後中正在崛起的景況。除此以外,腦裡對南韓還揍雜了一點警察的暴力形象、一點進步的另類社會形式 (info shop, media center, alternative policy center等等)的想像、一點大財團的壟斷、一點農民的抗爭。但我懷疑最大的一點,就是獲悉一些網民朋友均對一個自稱為「萬里大國」、聲稱屈原屬於韓裔、民族主義情緒的程度與內地相若的南韓的所有都相當反感,包括我將去南韓開會這一行為。
我對此以會議為主的旅程有萬二分期待。為時一星期的旅程的最主要目的,是參加了一個名為東亞另類地理學會議(EARCAG),報告香港研究。每兩年,都有同一群屈指可數的香港學術團友個別出發,在東亞某個國度遇合一群進步學者,聽聽世界一些可惡及另類的發展報告,交流各類經驗,甚有意思。雖在首爾國立大學舉行,有三天的時間留在首爾自由活動,將自己暴露在街道、市集、商店、生活、交通、餐廳、博物館之類異國空間形式。過程中,我亦在不自覺中被subscribe了進日本都市研究廣場(URP)的連繫中,大部分行程被文部省包食住,還有許多會議以外的研究節目,包括探訪考察首爾露宿者、與首爾關注重建中居民權益的NGO交流、參與有關東亞貧窮與社群的工作坊(日韓語)、與一些關注居住問題的政策倡議中心討論。行程相當飽滿,比鴨仔旅行團還要誇張。
另一個順道的目標,就是到南韓獨自完成一個有關香港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簡稱URS),如果要靠現在市建局一直翻閹一個十多年前已經沿用的御用學者羅致光做檢討,等多一世紀也不必期盼有什麼進步改變。這個羅小組說要過參考韓國例子,認為「首爾的公民社會社會組織發展與本港相似,過往數十年間的巿區更新工作經常引起爭議甚至暴力程度的抗爭」(見10月1日)。儘管這是基於一個明顯錯誤的期許(有關研究部門可否先找一找香港的重建抗爭有什麼「暴力」可言,才設定這個考察前提?),我亦有興趣去求證一下首爾真正的重建景觀。
去也匆匆,借了兩本hardback的有關韓國批判地理研究的書籍,填補行李箱的空虛。在機場拿出來檢視目錄,剛看到第一章關於首爾如何在二戰前日本殖民時期被日本政權透過改造舊有中國式的城市形態及景觀來重造韓國殖民主體,便急急上機。比起這一大群可以預示為將會以經驗主義獲得一個城市的同機香港遊客 (甚至沒有這個空間尺度的想像,首爾只是一個有條硬化邊界括著的國家部分),我對我當下這條從歷史空間結構體會首爾的路途,感到無比幸福和孤獨。
我對此以會議為主的旅程有萬二分期待。為時一星期的旅程的最主要目的,是參加了一個名為東亞另類地理學會議(EARCAG),報告香港研究。每兩年,都有同一群屈指可數的香港學術團友個別出發,在東亞某個國度遇合一群進步學者,聽聽世界一些可惡及另類的發展報告,交流各類經驗,甚有意思。雖在首爾國立大學舉行,有三天的時間留在首爾自由活動,將自己暴露在街道、市集、商店、生活、交通、餐廳、博物館之類異國空間形式。過程中,我亦在不自覺中被subscribe了進日本都市研究廣場(URP)的連繫中,大部分行程被文部省包食住,還有許多會議以外的研究節目,包括探訪考察首爾露宿者、與首爾關注重建中居民權益的NGO交流、參與有關東亞貧窮與社群的工作坊(日韓語)、與一些關注居住問題的政策倡議中心討論。行程相當飽滿,比鴨仔旅行團還要誇張。
另一個順道的目標,就是到南韓獨自完成一個有關香港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簡稱URS),如果要靠現在市建局一直翻閹一個十多年前已經沿用的御用學者羅致光做檢討,等多一世紀也不必期盼有什麼進步改變。這個羅小組說要過參考韓國例子,認為「首爾的公民社會社會組織發展與本港相似,過往數十年間的巿區更新工作經常引起爭議甚至暴力程度的抗爭」(見10月1日)。儘管這是基於一個明顯錯誤的期許(有關研究部門可否先找一找香港的重建抗爭有什麼「暴力」可言,才設定這個考察前提?),我亦有興趣去求證一下首爾真正的重建景觀。
去也匆匆,借了兩本hardback的有關韓國批判地理研究的書籍,填補行李箱的空虛。在機場拿出來檢視目錄,剛看到第一章關於首爾如何在二戰前日本殖民時期被日本政權透過改造舊有中國式的城市形態及景觀來重造韓國殖民主體,便急急上機。比起這一大群可以預示為將會以經驗主義獲得一個城市的同機香港遊客 (甚至沒有這個空間尺度的想像,首爾只是一個有條硬化邊界括著的國家部分),我對我當下這條從歷史空間結構體會首爾的路途,感到無比幸福和孤獨。
***
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