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月 16, 2008

誰的心思﹖地理試題考(2)

  近幾天不停向朋友傳閱及上載這些暴力圖片,雖說每位聽後都甚為驚嚇,達到我所期許的效果,多華還建議在相宜的季節時上書明報,來一個世紀版題目大檢閱,翻一翻各種評審機制的老帳目。畢竟,話說了一星期,空氣也開始變得討厭。

  既然如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寫,「不動聲色」的寫。寫寫寫,除了上回為誣蔑我家油麻地翻案以外,還有什麼好寫呢﹖

  其實每一題試題,尤其是強政勵治的那幾年,設計者的心思這一迷思是非常值得我們深思。政府部門以下有個教統局,教統局底下有個考評局,考評局作為試題的設計者,它如何去配置自己的身份於一個體制之內呢﹖它的心思是經過專業獨立的深思,抑或它就是政府的心思﹖詢問此且解答此,必然有助理解現有會考高考的地理試題,提昇答案的命中率,對捕捉考題的脈絡及答案無往不利。先舉一2003年例子;




你知道,城市可以預料嗎﹖可以,但它只存在於一個芝加哥空間模型(Burgess Model)的模擬城市內。就算是香港政府度身訂造了一個名為市區重建局的推土機,來刻意實踐這個象牙塔的想法,最後的結果它們也不敢預算。偏偏在一個政府推動重建的年代,考評局卻以分數機制引導學生,藉著考題揚言重建「是可以預期的」,它能根據地租「無法避免」地將會出現於模型裡的X,現實上指涉著香港的舊區。考評局這種考題設計所導致的教育意義是---X區重建是既定事實並即將發生,不會改建為公屋不會改建為工業邨,而政府就能夠以一個「純粹協助」的角色,在學生的身體內存活。

  這種答案公允嗎﹖一個明明自己擁有及實踐著權力,自稱「行政主導」的政府,竟然說自己只是「純粹協助」,是一個中介角色去「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這顯然相當矛盾。當然,這種「扮哂蟹」的慣性古而有之,殖民地時期有之,福柯、馬基維利的哲學作品,也有之。除此以外,考試局還有什麼重建議題以外的代表作呢﹖



  不論在處理香港的資本家及工人方面,殖民政府在工業時代如此注重工業發展,問的當然是有關香港工業地理的試題。只要你清楚當時的地緣環境及政策,你就會知道1, 2, 3, 4都是當時的難題,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政府無心打理工業,刻意轉型至第三產業,加上各種成本(人力、土地、環境)增加,許多資本家大舉把工廠遷往內地或轉向地產。答案應該是D。但是,作為政府部門其中之一的考評局,又什麼可以說政府是一個難題呢﹖它不可能是難題。它應該是良方,在平衡了1, 2, 4三方面的情況,這的確是一道工業發展的難題,但並不代表政府就是難題。答案應該是C。‧‧‧這條題目設計的基本上沒有什麼意義,唯一的意義是---你要相信,香港是處於一個無政府狀態的。

  若果能如以上一般捕捉到題目的思路,而並不是漫無目的地tip題,地理科摘A 就變得相當容易。再實質一點來說,其實考生只要讀一讀福柯的《知識與權力》,理解一下考評局的權力關係,確認誰是主子誰是奴才,又或者掌握香港政府熱愛「扮蟹」的心思,知道它喜歡躲藏於「理性」、「客觀」、「中立」、「科學」的修辭背後,你就會估到有關本地的題目的答案,向Linda Lau 說再見。

  然而借分數來塑造學生對政府、市區重建及城市發展的既定看法,在這樣的教育管治下,能看得透的學生又有幾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