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土研究社今日發表新聞通知,揭發政府在公佈空置土地時漏報了160公頃(相等於一整個新界東北的房屋用地),要求政府重新公佈真確土地資訊,不要企圖蒙騙公眾。
重點
● 近日政府公佈空置官地,資料不盡不實,「未決定用途」(OU)、「港鐵上蓋」及「綜合發展區」(CDA)規劃用地遭隱藏,均是可用作房屋的土地儲備。
● 單在港島西區已有8.7公頃臨海空置官地屬「未決定用途」未有在數字上反映,並非如政府所言港島沒有土地。
● 連同沒有計算在2,100公頃其中屬於港鐵及市建局96公頃的土地,本土研究社發現,至少有近160公頃可用作房屋發展的空置官土地並沒有計算在政府的資料內。
● 無故將非空置的市區非原居民的寮屋村(如薄扶林村、茶果嶺村)放在政府土地空置表,有刻意對立化村民家園與房屋需要之嫌。
● 本土研究社促政府重新公佈正確數字,以免誤導公眾討論。亦促請政府履行以人為本的土地發展政策,優先使用不影響既有社區與自然環境的空置政府土地作房屋發展。
全文
近日,發展局終於應市民所急,在數日前公佈現有空置官地的詳細數字及相關地圖[註一]。然而,這些數字中蘊含的詭異細節卻鮮有人認真探究。經本土研究社仔細研究後發現,所謂的391公頃已劃作住宅用途的政府土地不盡不實,未能反映政府手上房屋土儲的真實數字。
(一)沒有包括劃作「未決定用途」地帶
例子如堅尼地城域多利道舊公民村及舊警察宿舍用地(約5公頃)、近海旁的舊屠房及舊焚化爐設施用地(約3公頃),還有鄰近一幅位於海旁暫用作臨時遊樂場的用地(約0.7公頃)。但據區議會文件顯示,前警察宿舍用地暫用作西港島線工程工地,於2009年8月至2014年期間封閉[註二]。
政府的空置土地地圖 – 文中所指的土地未被列作「空置土地」計算之內
堅尼地城分區計劃大綱圖-圖中淺灰色的位置就是文中所指的空置土地,現時被劃作「未決定用途」地帶,但沒有納有政府計算空置土地的數字中
(二)沒有包括劃作「綜合發展區」地帶
例子如烏溪沙白石兩幅「綜合發展區」地帶土地,面積合共6公頃,預作中低密度住宅發展,合共可提供約540個單位。然而,政府已有計劃將其中一幅(「綜合發展區(2)」)納入2012/13勾地表中。
政府的空置土地地圖
馬鞍山分區計劃大綱草圖
(三)啟德發展區內的空置住宅用地劃法略有偏差
事實上,政府的空置住宅官地數字有包括啟德發展區內的住宅用地,可是又不是計全數。從以下兩圖中可見,啟德發北面的「住宅(乙類)」地帶(啡色地塊)有計算在政府的空置土地中,(除了東面近公屋用地的幾塊「住宅(乙類)」地帶,原因不明);另外跑道南面劃作「住宅(丙類)」(即留作中低密度發展)的土地,根據規劃圖資料應佔6.5公頃,但列作空置土地的面積卻離奇地比規劃圖中的範圍少。
事實上,政府的空置住宅官地數字有包括啟德發展區內的住宅用地,可是又不是計全數。從以下兩圖中可見,啟德發北面的「住宅(乙類)」地帶(啡色地塊)有計算在政府的空置土地中,(除了東面近公屋用地的幾塊「住宅(乙類)」地帶,原因不明);另外跑道南面劃作「住宅(丙類)」(即留作中低密度發展)的土地,根據規劃圖資料應佔6.5公頃,但列作空置土地的面積卻離奇地比規劃圖中的範圍少。
政府的空置土地地圖
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
(四)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區未被計算在內
未有計算在內,的確是由於該石礦場未來發展還在研究階段,現時仍只劃作「其他指定用途(採礦及採石業)」地帶。但筆者想藉此引申一點:根據政府現階段的計劃內容,總範圍86公頃土地中會發展40公頃,規劃人口訂為23,000人,私人及資助房屋比例訂為80:20。私營房屋比例高,政府解釋是因為附近一帶已有多個資助房屋項目,連同石礦場計劃,未來整個觀塘區居於私營房屋及資助房屋人口比例將是29:71。那到底安達臣石礦場的資助房屋數量是否已無空間提升?
未有計算在內,的確是由於該石礦場未來發展還在研究階段,現時仍只劃作「其他指定用途(採礦及採石業)」地帶。但筆者想藉此引申一點:根據政府現階段的計劃內容,總範圍86公頃土地中會發展40公頃,規劃人口訂為23,000人,私人及資助房屋比例訂為80:20。私營房屋比例高,政府解釋是因為附近一帶已有多個資助房屋項目,連同石礦場計劃,未來整個觀塘區居於私營房屋及資助房屋人口比例將是29:71。那到底安達臣石礦場的資助房屋數量是否已無空間提升?
(五)未來港鐵站上蓋物業發展未被計算在內
未來會有多個鐵路站上蓋物業項目推出,如:荃灣西站、沙中線何文田站、南港島線黃竹坑站,還有準備改劃的錦上路站、八鄉車廠上蓋等等。以上土地沒有納入為政府空置土地計算之內。
未來會有多個鐵路站上蓋物業項目推出,如:荃灣西站、沙中線何文田站、南港島線黃竹坑站,還有準備改劃的錦上路站、八鄉車廠上蓋等等。以上土地沒有納入為政府空置土地計算之內。
(六)政府的數字把以上土地納入計算,反而包括了一些已有居民長住的寮屋區
例如薄扶林村,大家也知道薄扶林村其實也是1842年港英政府統治香港前已存在,可是今天村民身份與新界原居民身份有異;薄扶林村大部分土地屬官地,但寮屋有合法屋牌,現時該村劃作「鄉村式發展」地帶。
另外還有茶果嶺村,乃是現今少數在市區中仍存在的寮屋村,大部分土地屬官地,該區現時被劃作「住宅(甲類)」。
例如薄扶林村,大家也知道薄扶林村其實也是1842年港英政府統治香港前已存在,可是今天村民身份與新界原居民身份有異;薄扶林村大部分土地屬官地,但寮屋有合法屋牌,現時該村劃作「鄉村式發展」地帶。
另外還有茶果嶺村,乃是現今少數在市區中仍存在的寮屋村,大部分土地屬官地,該區現時被劃作「住宅(甲類)」。
政府的空置土地地圖 – 圖中麗港城與油塘灣之間深啡色的地帶就是茶果嶺村
最後,本土研究社促政府重新交代準確數字,不要在空置官地資料上隱瞞,妨礙市民認知香港實質土地資料,透過製造「土地不足」的論述從而合理化一些具爭議性如新界東北的土地發展‧另外,本社亦要求土地發展策略要「以人為本」,應優先使用政府既有不影響社區與環境的空置土地,不要對立化居住需要與社區及鄉郊自然環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